5+2=爱……
《穷人》说课简稿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5+2=爱……》,我将从教材与目标、设计与理念、教法与学法、预计与流程四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教材与目标
《穷人》是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第一篇课文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经典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而《穷人》则是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的一篇经典小小说。我想,编者在孩子们小学即将毕业之时,安排两篇大师经典之作,绝不仅仅只是向孩子们推荐两个情节迭宕内容精彩的故事,其真正用意在于让孩子们向大师学习环境渲染和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以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二、设计与理念
因此,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桑娜内心世界,理解穷人“穷”在生活艰辛,感悟穷人不“穷”的崇高境界,是我拟定本文的重点教学目标。学习作者如何捕捉桑娜的心理,细致刻画人物形象,并迁移应用,模仿练笔,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三、教法与学法
因此,本文我将主要采用品读感悟法和读写结合法引导孩子进行品读,并进行心理活动片断描写。
四、预设与流程
本课教学流程我预设四个环节
一、化难为易知概况
二、渐入佳境知起伏
三、穷人不穷知高贵
四、风雨同程共人生
第一环节:
5+2=?在数学里答案是唯一的,而在《穷人》一文里赋予了不同的诠注,它激起了孩子的阅读兴趣,也达到了帮助孩子们概括课文的目的:桑娜原来有五个孩子,后来又收养了两个孤儿。
第二环节分为四个步骤:
1、一扣“忐忑不安”,咬文嚼字知心情
2、二品“忐忑不安”,析文溯源知窘境
3、三思“忐忑不安”,设境入情知不易
4、四写“忐忑不安”,不谋而合知人性
1、桑娜在没有告诉丈夫的情况下了收养了两个孤儿,她是怎么想的呢?紧扣"忐忑不安"一词,指导学生学习9-11自然段,勾画出相关句子。找一找桑娜忐忑不安的想了哪些事情,并整理顺序,混乱的顺序正说明此刻桑娜心中千头万绪,心乱如麻。
这一环节的设计,重在指导学生用圈点勾画法抓住课文对桑娜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桑娜复杂、矛盾、忧虑不安的内心世界。
2、 桑娜抱来了西蒙的两个孩子,为什么会如此忐忑不安呢?抓住“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怎一个“受”字了得?品读课文的1、2自然段,走进桑娜一家的真实生活。他们吃的是……穿的是……用的是……,随着桑娜的担忧想象暴风雨之夜,渔夫为了生计怎样在海上冒着生命危险打鱼……除了这些你还看到了什么?作为勤劳的主妇,她对丈夫十分体贴,对生活并不抱怨,小家虽穷,但很温馨。
这一环节的设计,仍然紧扣着“忐忑不安”一词,体会这一对穷夫妻的患难之情,相互扶持支撑着家庭的重担,共同抚育五个孩子。指导重点落在引导学生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培养学生思维。
3、既然生活如此困难,“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再次体会桑娜内心的忐忑不安。指导学生假设孤儿的两种结局。品读第7、8自然段,抓住死去的母亲的细节描写,西蒙临死之前仍然用浓浓的母爱保护着二个幼儿,同样是穷人,活着的母亲毫不犹豫的传递着这份爱。体会桑娜的所作所为,仅是出于一种本能的善良,一种母爱,一种最真的人性!
4、桑娜面对归来的丈夫时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沉默时的欲言又止,纷乱的心态如何表达?指导学生将心比心,设身入地的站在桑娜的角度考虑,水到渠成的请学生写下此时桑娜内心暗涌的波涛。
新课标提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语文实践最重要,最关键的就是“用”。课堂上让学生消化即学的本领,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能力。这个小练笔顺承前两个教学环节,学生对利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有了一定体验,教学重点难点不攻自破。
渔夫和妻子桑娜一样天性善良,他们美好的心灵不谋而合迸射出灿烂光芒!回到课前的算式:5+2=?学了课文之后,你对这道算式有了新的理解吗?
是啊,5+2意味着爱,意味着善,意味着美,意味着真,孩子们对算式的每一种诠释,是对课文的每一种不同的理解。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让孩子们留下最真心的感动。这一环节的设计,升华了渔夫和桑娜的美好形象,让这一对夫妻的形象在这黑暗的暴风雨之夜是如此光亮。
7个孩子会给桑娜夫妇带来多少快乐多少忧伤?请续写他们的故事。也许生活会更加艰难,但风雨过后有彩虹,好人一定有好报。指导学生把握故事情节的主线,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大胆想象把故事续编得合情合理。
这一环节的设计,尤如山水画的大量留白。既要鼓励学生,又要指点方法,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续篇故事,他们的创作,一定会让文学大师托尔斯泰也感到惊讶感到赞叹。
- 上一篇:那时读红楼 如今读红楼
- 下一篇:安能辨尔是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