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过以后才明白
——《永生的眼睛》教后感
今天我上《永生的眼睛》,由于是公开课,学生听得特别认真,思维也特别活跃,所以感觉课堂气氛很好,孩子们能够畅谈自己读书心得,体会琳达、父亲、温迪一家的美好情操,尤其最后配着《爱的奉献》的诗朗诵《你的眼睛》,更将课堂推向高潮,使学生再次感受了通过捐赠给他人获得新生的美好。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不难理解,我以检查预习的形式围绕课题“永生的眼睛”一读二思三品四辩,达到学生自读自悟的教学目的。先从上一篇课文《触摸春天》中的安静入课,从奇迹的出现引入角膜捐赠者的故事,一读题目,已让学生对“永生的眼睛”有了初步的体会,永生的眼睛是医学的奇迹,是爱的创造。再思课题,为什么眼睛能够永生?读文思考的过程我用一道简单的选词填空概括,学生在理解通透词语的过程中已经完全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父亲的生命因眼膜的捐献得以永生。三品课文则将重点放在琳达、父亲、温迪三人的语言,请生找出描写三人说话时神态的词语进行填空,书上可以找出直接答案的,请生说出自己的理解,有些书上并没有相关的词语,让生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填,从而达到理解全文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穿插朗读指导:我如何“哭喊”?父亲为何“平静”甚至“愉快”?“骄傲”的原因有哪些?没有过多讲解,学生的一读再读已将文字诠释得淋漓尽致。思考问题:为何说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那么父亲留下了什么?让学生结合课前查阅的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最后把我十四岁和温迪14岁时对捐赠器官的不同认识作对比,让学生深刻体会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而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大爱的传承,有助于他人,有助于世界,有助于人类。而激情四辩则是面对残酷现实的环节:亲姐妹血型配对相合却不愿意捐赠骨髓,面对愚昧无知的拒绝,有何感想?个别孩子的想法有点偏激,教师适当引导:科学只能战胜无知,而爱才能广传天下战胜愚昧和冷漠。课上到这里,孩子们对于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再读课题,对“永生的眼睛”有了更深刻的注释。上到这里,是我最觉精彩的部分,我利用自己擅长简笔画的特长,围绕课题几笔画成一只明亮的眼睛,而眼睛的瞳仁,是一颗鲜红的爱心,进一步诠释了文章的主题。
最后,伴随着《爱的奉献》,牢牢记住捐赠者的名字:杨帆、丛飞、吴翼飞、张英瑜……是他们,让生命通过永生的眼睛永恒。师生一起朗读《你的眼睛》,让那一双双眼睛化成爱的音符,永远闪烁耀眼的光辉!
- 上一篇:辩得糊里又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