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眼睛 永恒的爱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结合课文特点及孩子的实际学情,我没有过多的解讲课文,而是设计了四次让学生围绕课题“永生的爱”读、思、品、辩,并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这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可使学生感到层次清晰,以解决文章内容离生活实际较远的问题。重点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使学生逐渐理解内容,使学生对器官捐献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体会到器官捐献的意义,达到感情的升华。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及9个新词,并用指定的词语选词填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4、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教学流程:
一、一读课题,激发感情
学习了《触摸春天》,我们都为盲孩子安静神奇的灵性感动,真希望奇迹出现,让安静重获光明。而今天医学科技飞速发展,许多爱心人士无私的捐赠角膜,盲人重见光明这样的奇迹一个又一个不断地出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角膜捐赠者的课文——《永生的眼睛》
师:?(板题:永生的眼睛)你怎样理解课题?
其实人的眼睛都只有一个,就像人的生命一样,都有期限,也有一天,到我们老的时候,会“老眼昏花”。甚至还会视力失明,生命都有一个衰老的过程,那眼睛也是有生命的,但是这里为什么会说“永生的眼睛”呢?
二、二解课题,初解大意。
1.昨天老师布置了预习,检查一下,这些词语你理解吗?
热泪盈眶 盲童 不假思索 重见天日 捐赠 突如其来 夺眶而出 遵从 栩栩如生
2、学习了这些词语,你能用这些词语完成选词填空,概括本文主要内容吗?。
母亲被一场( )的大病夺走了生命,父亲( )地答应将母亲的眼角膜( )给他人,让( )能够( ),画出( )的马,年少的我难以接受父亲的做法,眼泪 ( )。可后来我( )父亲的遗愿,被父母亲和孩子温迪感动得( )。
3、是啊,父亲的生命因角膜捐献而得到了永生。再读课题:永生的眼睛
三、三品课题,感动大爱
1、小声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可最初,对于父亲捐献母亲的眼角膜,“我”的态度如何?
完成填空并品读:我痛苦难忍,不顾一切地冲进了自己的房间。“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爸爸( ),“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你从哭喊中体会到什么?
“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深爱着母亲的我无法接受捐赠母亲角膜的决定,
使我忍不住冲着父亲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使我忍不住深深地责怪父亲——“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使我忍不住痛哭失声——“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2、年幼的我无法理解父亲的心意,父亲是怎样教育引导我的?
指导学生找出父亲的话,划出父亲说话时的神态的词语:指导朗读,出示:
父亲(平静)地对我说——“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父亲(愉快)地告诉我,他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角膜。
“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父亲( )接着说:“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1)从你所填的词语中你怎样理解父亲所说的话?
(2)再读句子,父亲是怎样一个人?(关爱他人无私奉献)
指导朗读:把你的理解通过读表达出来。(多么无私的奉献精神)
3、如果说父亲语重心长的教导让我明白了他的苦心,那么,善良的温迪的更让我感动,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出示: 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当然,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角膜捐给失明的人,让他们重见光明。
读了温迪的话,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理解(骄傲)。所以她骄傲的对妈妈说。师生对读对话。
4、为什么说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那父亲留下的还有什么呢?
身体比任何金钱、地位等都更重要,因为一旦给予了他人,自己将不再有了;对人来说死亡就是走向终结,然而生命却能够在别人身上得到延续,使他们能够重获新生,更多地为社会作出贡献,成为父亲活的纪念,并分享她世界的美丽。多么无私的奉献精神啊,
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
5、课文到这里戛然而止,但故事本身并没有结束。没有想到,仅仅是两周之后,可爱的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琳达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失去温迪二周后,琳达收到一封来自俄勒冈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读信后,你对“永生”的含义有何进一步的理解? (人虽死,但精神永存)再读: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
体会琳达的心情和胸怀,说说自己的感受,再升华主题!
我为自己而骄傲!
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我为父亲而骄傲!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我为自己而骄傲!
这是爱的永生,这是生命的永生,这是奉献精神的永生。他们这样做有助于别人,有助于人类,有助于世界。这是多么令人骄傲呀!孩子们,再来读读课题,相信你们的感受会更深刻。──齐读(饱含着浓浓的爱意!)
再读课题。永生的眼睛
四、激情四辩,共议话题
案例:安徽女子舒玉梅患上白血病,其姐舒玉莲与其配型结果完全相符,但却拒绝捐献骨髓;其三哥也拒绝捐献:“捐骨髓,捐骨髓,你就想让我们成为瘫子!”
辩论:看了这个故事,你的观点如何?
关于这一家人的故事讲完了。科学才能够战胜愚昧与无知,爱心才能够化解冷漠,让生命永恒。再读课题:永生的眼睛。我们现在来了解一下我国角膜捐献的情况。
(1)课件出示:
资料一:长期以来,许多中国人具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传统观念。因此对于死后捐献器官,大多数人不能接受。一方面需要移植角膜的患者多,而另一方面损献出来的角膜少,因此患者重见光明的可能性小。 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3 000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资料二:目前美国有超过84 000多名患者登记等待器官移植,而且每13分钟就会有一个新的登记等待患者。2004年仅有30%的等待者获得了器官移植,而剩余的70%的等待者必须继续等待他们迫切需要的移植器官。不幸的是,每天有16个人会因为无法等到器官移植而丧失生命。
五、交流体会,大爱永恒
1、越来越多的人像温迪一家那样,无私的奉献自己的器官,让自己的生命永恒,请记住他们的名字!电脑课件出示:
同学们,照片上这个小女孩叫小杨帆,就在不久前,小杨帆在青岛人民医院离开了我们,小杨帆的生命只有3岁半。这是她爸爸带着她在海洋纪念馆留的最后一张相。杨帆死后,她的父母替她把角膜捐给了两位盲人。小杨帆留下了光明,也留下了爱心。
4月20日20时40分,丛飞因病医治无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去世。37岁的丛飞生前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以他最后的爱心之举,将光明永远馈赠社会、长留人间。
吴翼飞,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大三学生。在大家眼里,他是一个阳光、善良的大男孩,去年他死于骨癌。他的眼角膜让四位患者重见光明。
张英瑜幼小的生命来到世界仅仅116天,而她的角膜却给三位受捐者带去长久的光明。
……
2、放录音《爱的奉献》,集体朗诵《你的眼睛》。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要把自己这双眼睛,献给那些失去光明的人,让他们能够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朋友,虽然从来没有见过面,但是生命通过永生的眼睛里延续着,祝福你,祝福我们,让我们一起,象保护生命一样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让我们伴着爱的奉献这优美的旋律,一起来吟诵一首小诗,献给那些虽然死去,却永生着的人!
(配乐朗诵)“你的眼睛,像远方淡蓝的大海;那永恒的痛苦,像尘埃,隐没在你的眼中。你的眼睛,宛如水底的珍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辉。”